搜索
首页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意思:白骨纵横交错像乱麻,几年家乡变化龙沙。

出自作者[元]元好问的《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是一首描绘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苦难的诗。它通过对战场景象和战争后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谴责和对和平的深深渴望。 首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诗人以极其凝练的笔法,勾勒出一幅惨绝人寰的战争现场画面。这句诗描绘了战场的荒凉和惨烈,白骨累累,纵横交错,如同乱麻一般,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桑梓之地变成了荒凉的龙沙,意味着原本富饶的家乡变成了不毛之地,进一步突显了战争带来的破坏。 第二句“只知河朔生灵尽”,诗人对战争的破坏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揭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中无辜生命被摧毁的深深痛惜。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句诗暗示了战争的范围之广,给整个地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最后一句“破屋疏烟却数家”,诗人描绘了战后的景象,给人以深深的悲凉之感。“破屋疏烟”形象地描绘了战后残破不堪的房屋和稀疏的炊烟,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而“却数家”则表达了战后幸存者的寥寥无几,更加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战场景象和战争后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深谴责和对和平的深深渴望。诗人通过强烈的对比和数字的反差,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幸存者的深深同情和对和平的深深向往。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感染力,使人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元好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所著述的多部文学作品和历史著作至今仍然被广泛传播和研究。评价元好问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为文学家:元好问的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意境深远、富于哲理。他被誉为“元代诗坛第一人”,他创造了很多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并对以后的文学影响深远。
作为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历史学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主要参与编写了《金史》,为中国史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他的历史作品思辨性强、史料丰富、观点新颖,对后来的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爱国文化人:元好问爱国情怀非常浓厚,他始终将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责任和目标。他虽然曾担任过乘舆御史和国史院编修官,但也因批评当时的政治现实而落职辞官。后来他放弃官场生涯,追求自己的文学创作,但仍然关注社会现实,为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解释

  • 龙沙

    读音:lóng shā

    繁体字:龍沙

    英语:desert beyond the Chinese Great Wall

    意思:(龙沙,龙沙)

     1.即白龙堆。
      ▶《后汉书•班超

  • 桑梓

    解释

    桑梓 sāngzǐ

    [one’s native place] 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

  • 白骨

    读音:bái gǔ

    繁体字:白骨

    短语:髑髅 残骸 骸骨 骷髅 尸骨

    英语:bones of the dead

    意思:
     1.尸骨;枯骨。
      ▶《国语•

  • 纵横

    读音:zòng héng

    繁体字:縱橫

    英语:(n) length and width

    意思:(纵横,纵横)
    I
    亦作“纵衡”。
      
     1.肆意横行,无所顾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