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遂之越》 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意思:西起等待潮信,落日满孤船。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送李遂之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以其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东越(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泛称)风景画。 首两句“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直接点明诗人初到东越时的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面临的种种风波和冒险。“未习”二字,透露出诗人的紧张和兴奋,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主线和背景。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越傍晚时分的景象。湖边的草被露水打湿,时间已晚,一轮明月升起,照亮了海边的山峦。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东越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宁静、悠然。 “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市集和河流。“梅市门何处”一句,可能是在询问梅市这个地方的位置,也可能是在寻找过去的记忆。“兰亭水向流”一句,则描绘了流淌的河水与兰亭(可能是个地名)的关联,进一步展现了东越的美丽风景和诗人的悠闲心情。 最后两句“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中,“西兴待潮信”暗示了诗人将在西兴等待潮水的到来,准备继续他的旅程。“落日满孤舟”则描绘了夕阳下孤独的小舟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感觉。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东越的风景,也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人的初游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东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活力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
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潮信

    读音:cháo xìn

    繁体字:潮信

    英语:tidewater; tide

    意思:
     1.潮水。以其涨落有定时,故称。
      ▶唐·刘长卿《奉送裴员外赴上都》诗:“独过浔阳去,空怜潮信迴。”

  • 西兴

    读音:xī xīng

    繁体字:西興

    意思:(西兴,西兴)
    渡口名。在浙江省·萧山市西北。本名固陵,相传春秋时越·范蠡于此筑城。
      ▶六朝时为西陵戍,五代·吴越改名“西兴”。
      ▶宋·苏轼《望海楼晚景》诗之三

  • 孤舟

    读音:gū zhōu

    繁体字:孤舟

    意思:孤独的船。
      ▶晋·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眇眇孤舟游,绵绵归思纡。”
      ▶宋·陆游《戏题江心寺僧房壁》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明

  • 待潮

    读音:dài cháo

    繁体字:待潮

    意思:等待涨潮。
      ▶五代·李珣《南乡子》词:“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明·高启《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诗:“投驿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