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追录旧作》 病骨秋容两无赖,一樽挥袂泣飞蓬。

病骨秋容两无赖,一樽挥袂泣飞蓬。

意思:病骨秋容两个无赖,一樽挥袖眼泪飞蓬。

出自作者[明]徐祯卿的《追录旧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衡阳声断雁回踪,南国飘零烟莽中》是一首描绘离别与孤独的诗,表达了作者在南国秋天的离别与漂泊的情感。 首联“衡阳声断雁回踪,南国飘零烟莽中”描绘了作者离开故乡的情景,大雁飞过,留下孤寂的影子,而作者在南国的秋日里飘零,仿佛被烟雾笼罩。这一联以景起头,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奠定了诗的情感基调。 颔联“纸幔燃灯寒夜雨,水楼吹笛菊花风”进一步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在寒夜里,只有纸糊的窗帘下点着灯,听着夜雨的声音;在水楼之上,吹着笛子,却只能对着菊花风发愁。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作者孤独、凄凉的生活状态。 颈联“谁敲急杵催山月,独语愁心对草虫”是全诗的高潮。作者在听到夜雨敲打竹杵的声音,仿佛是催促他快点离开的山月;对着草虫,只能独自诉说心中的愁苦。这一联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将作者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最后,“病骨秋容两无赖,一樽挥袂泣飞蓬”这两句诗,作者以“病骨秋容”自比,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无奈和无助。而“一樽挥袂泣飞蓬”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以景起头,中间融入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最后以自比的方式表达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南国秋天的离别与孤独的情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衡阳声断雁回踪,南国飘零烟莽中。
纸幔燃灯寒夜雨,水楼吹笛菊花风。
谁敲急杵催山月,独语愁心对草虫。
病骨秋容两无赖,一樽挥袂泣飞蓬。
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徐祯卿天性聪颖,擅长文理,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在文学流派上,与李梦阳、何景明、康海、王九思、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王世贞《艺苑卮言》内引有“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

关键词解释

  • 秋容

    读音:qiū róng

    繁体字:秋容

    意思:
     1.犹秋色。
      ▶唐·李贺《追和何谢铜雀妓》:“佳人一壶酒,秋容满千里。”
      ▶宋·陆游《秋阴》诗:“陂泽秋容淡,郊原晓气清。”
      ▶明·孙仁孺《东

  • 飞蓬

    引用解释

    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

    2.比喻轻微的事物。《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

  • 无赖

    读音:wú lài

    繁体字:無賴

    短语:无赖汉 兵痞

    英语:yap

    意思:(无赖,无赖)

     1.没有才干;不中用。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病骨

    读音:bìng gǔ

    繁体字:病骨

    意思: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唐·李贺《示弟》诗:“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宋·苏轼《浴日亭》诗:“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宋·陆游《晚归》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