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酒中十咏·酒垆》 火作缥醪香,灰为冬醷气。

火作缥醪香,灰为冬醷气。

意思:火作缥醪香,灰为冬季醷气。

出自作者[唐]皮日休的《酒中十咏·酒垆》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作者借用了古代的典故和传说,表达了自己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 首先,诗中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场景,红垆高几尺,火作缥醪香,灰为冬醷气。这里的“红垆”是古代烧酒的一种器具,而“缥醪”则是用酒糟过滤后的清酒,因此这里的描写描绘了一个幽静而富有酒香的环境。 接着,诗中提到了“有枪尽龙头,有主皆犊鼻”。这里用典故来形容那些有才干的人,他们像龙头一样勇猛,像犊鼻一样朴实无华。这种描写既表达了对人才的赞美,也表达了对那些不重视人才、只看中身份地位的社会现象的不满。 最后,“倘得作杜根,佣保何足愧”一句,用典故来表达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人的尊重。这里用“杜根”这个典故来比喻那些默默无闻、勤劳朴实的人,他们虽然地位卑微,但也有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这些人一样,过上平凡而充实的生活,而不是追求虚荣和浮华。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的看法,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有才干的人的赞美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红垆高几尺,颇称幽人意。
火作缥醪香,灰为冬醷气。
有枪尽龙头,有主皆犊鼻。
倘得作杜根,佣保何足愧。
作者介绍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约838—约883),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道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终。

皮日休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关键词解释

  • 火作

    读音:huǒ zuò

    繁体字:火作

    意思:犹火耕。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象林知耕以来六百余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名白田,种白谷,七月火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

  • 缥醪

    读音:piǎo láo

    繁体字:縹醪

    意思:(缥醪,缥醪)
    酒名。
      ▶晋·庾阐《断酒戒》:“屏神州之竹叶,绝缥醪乎华都。”
      ▶《魏书•崔浩传》:“太宗大悦,语至中夜,赐浩御缥醪酒十觚,水精戎盐一两,曰:

  • 香灰

    读音:xiāng huī

    繁体字:香灰

    英语:incense ashes

    意思:香燃烧后剩下的灰。特指旧时祭祀祖先或神佛烧香剩余的灰。
      ▶鲁迅《彷徨•祝福》:“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