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拟古(四首)》 古来节侠士,孤坟蔽蓬科。

古来节侠士,孤坟蔽蓬科。

意思:自古以来节侠,孤坟遮蓬科。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拟古(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游览东门时,远望山峰,感叹世事无常,表达了对隐居山中、不求名利的避世者的敬佩之情。诗中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对山中隐士的赞美,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都体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首联“薄游上东门,南望青山阿。松柏郁苍苍,绝顶亦嵯峨。”描绘了诗人游览东门,向南远望青山,看到松柏郁郁葱葱,山峰高耸入云。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悠远、壮丽的基调。 颔联“中有避世者,存身养元和。”进一步表达了对山中隐士的赞美之情。他们避世隐居,修炼身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一联通过描述隐士的生活方式,展现了他们的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接着的颈联和尾联,诗人开始对人生选择进行思考。他感叹自己想要找到像山中隐士那样的人,但却空度岁月,无法实现。他驱车寻找归路,放眼望去是三河,想起了古来节侠之士,他们虽然身在世间,但最终却落得孤坟荒草的下场。这些节侠之士虽然尽力追求仁义,但最终却无法保全自身,甚至牺牲生命。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无奈和惋惜。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山中隐士、人生选择的描绘和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游上东门,南望青山阿。
松柏郁苍苍,绝顶亦嵯峨。
中有避世者,存身养元和。
我欲求其人,年岁空蹉跎。
驱车寻归路,延目望三河。
古来节侠士,孤坟蔽蓬科。
杀身不成仁,倏如飞鸟过。
宛转采芝曲,令人生叹嗟。
¤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张羽(1403年—1476年),明代著名官员,字永和,号南村。他是浙江绍兴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他自幼喜爱读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子集。

张羽曾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礼部左侍郎、文渊阁大学士和太常礼院卿等职位。此外,他还曾主持编纂了《宣和遗事》等多部史书。在公务员的岗位上,他主张勤政廉政,协调内外关系,获得了当时朝野的普遍认同。

在文学方面,张羽也有着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作品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于人生、自然和理想的思考。他的代表作包括《送陆副使赴丹阳》、《南村老人五十而作》等。

关键词解释

  • 蓬科

    读音:péng kē

    繁体字:蓬科

    意思:
     1.蓬草。泛指杂草丛。
      ▶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二摺:“我趓在蓬科里。我见他,他不曾见我。”
      ▶清·许承钦《界河驿》诗:“柽柳蓬科转,桃花水利兴。”

  • 古来

    读音:gǔ lái

    繁体字:古來

    英语:old-time

    意思:(古来,古来)
    自古以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古来此娱,书籍未见。”
      ▶唐·王翰《

  • 孤坟

    读音:gū fén

    繁体字:孤墳

    意思:(孤坟,孤坟)

     1.没有合葬的坟墓。
      ▶《文选•潘岳<西征赋>》:“瞰康园之孤坟,悲平后之专絜。殃厥父之篡逆,蒙汉耻而不雪。”
      ▶李善注:“《汉书》曰

  • 节侠

    读音:jié xiá

    繁体字:節俠

    意思:(节侠,节侠)
    有节操的侠士。
      ▶《史记•刺客列传》:“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摺:“虽不能千金酬节侠,我也曾四海结英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