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呈景仁偶书》 几时却奉承明谒,玉蕊花边并直庐。

几时却奉承明谒,玉蕊花边并直庐。

意思:什么时候拒绝接受第二拜,玉蕊花边和直庐。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呈景仁偶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任职于朝廷时的感慨,通过对往昔与今朝对比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联“昔对芳樽常感慨,今同华发半萧疏”中,“芳樽”指的是美酒,“华发”则指白发。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过去常常与朋友对酒当歌,感慨世事,而现在却已经头发花白,青春不再。这种对比表达了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颔联“唐家一代成青史,汉殿多年诵子虚”中,“唐家一代”指的是唐朝一代,“青史”则指史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唐朝一代的英雄一样,为朝廷做出贡献,被载入史书。同时,“汉殿多年诵子虚”也表达了作者对汉朝的敬仰之情。 颈联“丹凤春裁西掖诏,白麻夜草北门书”中,“西掖诏”指的是皇帝的诏书,“北门书”则指官员起草的文书。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朝廷中的重要职责和辛勤工作,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职责的热爱。 尾联“几时却奉承明谒,玉蕊花边并直庐”中,“承明谒”指的是拜见皇帝,“并直庐”则指在朝廷值班。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识和信任,继续在朝廷为朝廷效力。同时,玉蕊花边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间的感慨。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作者表达了对时光飞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职责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对芳樽常感慨,今同华发半萧疏。
唐家一代成青史,汉殿多年诵子虚。
丹凤春裁西掖诏,白麻夜草北门书。
几时却奉承明谒,玉蕊花边并直庐。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承明

    读音:chéng míng

    繁体字:承明

    意思:
     1.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后,故称。
      ▶汉·刘向《说苑•修文》:“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谓之承明何?曰:承乎明堂之后者也。”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花边

    读音:huā biān

    繁体字:花邊

    短语:如意

    英语:lace

    意思:(花边,花边)

     1.边缘上的花纹。如:瓶口上有一道蓝色花边。
     
     2

  • 直庐

    引用解释

    旧时侍臣值宿之处。《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之二:“朝游游曾城,夕息旋直庐。” 吕延济 :“直庐,直宿之庐。” 唐 姚合 《西掖寓直春晓闻残漏》诗:“直庐仙掖近,春气曙犹寒。” 宋 王禹偁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诗:“吾生未有林泉计,空媿妨贤卧直庐。”《明史·严讷传》:“ 訥 晨出理部事,暮宿直庐,供奉青词,小心谨畏。”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