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意思:书帘神仙录,画屏山海图。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人归隐后的生活,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他回到了青山之间,过上了宁静的生活。而“常梦游清都”则表达了他对清都的向往,这可能代表着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漆园吏的羡慕,他们有傲骨,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世俗的束缚。而“惠我在招呼”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被生活所召唤。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的居所,他有着神仙箓的书幌,有描绘山海图的画屏,这些都是对诗人生活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酌酒赏霞时,仿佛进入了蓬莱仙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画屏

    读音:huà píng

    繁体字:畫屏

    英语:painted screen

    意思:(画屏,画屏)

     1.有画饰的屏风。
      ▶南朝·梁·江淹《空青赋》:“亦有曲帐画屏,素女綵扇。”

  • 山海

    读音:shān hǎi

    繁体字:山海

    意思:
     1.山与海。
      ▶《史记•吴王濞列传论》:“﹝吴王﹞能薄赋歛,使其众,以擅山海利。”
      ▶晋·卢谌《赠刘琨》诗:“每凭山海,庶觌高深。”
      ▶宋·曾

  • 神仙

    读音:shén xiān

    繁体字:神仙

    短语:仙 菩萨 神灵 神明

    英语:(n) a supernatural or immortal being (i.e. fairy, elf, leprechaun)

  • 书幌

    引用解释

    书帷。亦指书房。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序》:“犹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唐 刘长卿 《过裴舍人故居》诗:“书幌无人长不捲,秋来芳草自为萤。” 宋 苏轼 《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一:“五更晓色来书幌,半月寒声落画簷。”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岱 ,字 次岳 ……《清明》云:‘忽忽春光过半时,浴蚕天气雨如丝,无

  • 屏山

    读音:píng shān

    繁体字:屏山

    英语:Pingshan

    意思:
     1.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记》:“南有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曰屏山。”
     

  • 海图

    读音:hǎi tú

    繁体字:海圖

    短语:流程图 视图 略图 天气图 设计图 电路图 心电图 脑电图 蓝图 挂图 剖视图 云图 草图 附图

    英语:chart

    意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