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中听大人弹琴》 弹琴江浦夜漏水,敛衽窃听独激昂。

弹琴江浦夜漏水,敛衽窃听独激昂。

意思:弹琴江浦夜漏水,恭恭敬敬偷听独自激昂。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舟中听大人弹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弹琴江浦夜漏水》是一首对古琴音乐的深度赏析,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琴声的美妙,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乐的怀念和对现代音乐的反思。 首先,诗人通过“敛衽窃听独激昂”一句,表达了他对琴声的深深敬仰和热爱。他静静地聆听,被琴声所吸引,内心激昂澎湃。这样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敏感和热爱,也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敬畏之心。 接着,“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这句诗描绘了琴声的美妙,如同风声、松涛、瀑布声一样清绝,而更令人爱不释手的是那如玉佩般悦耳的琴声。这里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来形容琴声,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自従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古代音乐的美好怀念,以及对现代音乐的不满。在诗人看来,自从郑卫之乐乱雅乐之后,古乐已经变得残缺不全,人们对之已经遗忘了。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音乐传统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古琴音乐的珍视,把它比作一位阅尽兴亡的老仙,永不消逝。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执着。 最后,“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代音乐追求新奇的批判。他认为人们不应该只追求新奇的音乐,而应该回归到传统的音乐之中。这也体现了诗人对音乐本质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琴声的描绘和对音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现代音乐的批判。这种深沉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弹琴江浦夜漏水,敛衽窃听独激昂。
风松瀑布已清绝,更爱玉佩声琅珰。
自従郑卫乱雅乐,古器残缺世已忘。
千家寥落独琴在,有如老仙不死阅兴亡。
世人不容独反古,强以新曲求铿锵。
微音淡弄忽变转,数声浮脆如笙簧。
无情枯木今尚尔,何况古意堕渺茫。
江空月出人响绝,夜阑更请弹文王。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江浦

    读音:jiāng pǔ

    繁体字:江浦

    意思:
     1.江滨。
      ▶《吕氏春秋•本味》:“江浦之橘,云梦之柚。”
      ▶高诱注:“浦,滨也。”
      ▶唐·岑参《题金城临河驿楼》诗:“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 敛衽

    读音:liǎn rèn

    繁体字:斂衽

    英语:straighten one\'s lapels

    意思:(敛衽,敛衽)

     1.整饬衣襟,表示恭敬。
      ▶《战国策•楚策一》:“一国之

  • 窃听

    读音:qiè tīng

    繁体字:竊聽

    英语:wiretap

    意思:(窃听,窃听)
    偷听。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然左右多窃听者,范雎恐,未敢言内,先言外事,以观秦王之俯仰。”

  • 夜漏

    读音:yè lòu

    繁体字:夜漏

    意思: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
      ▶《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唿旦以嘂百官”汉·郑玄注:“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唿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唐·韦应物《骊山行》

  • 激昂

    读音:jī áng

    繁体字:激昂

    短语:昂昂 慷慨激昂 意气风发 容光焕发

    英语:aroused to indignation

    意思:亦作“激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