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大汉阳峰上作》 泉兼风雨飞腾壮,山纳烟云变化重。

泉兼风雨飞腾壮,山纳烟云变化重。

意思:泉兼风雨飞腾壮,山纳烟云变化重。

出自作者[近代]汪精卫的《大汉阳峰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猱升渐上最高峰》,它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 首句“猱升渐上最高峰,喘汗才收语笑同”,描述了攀登高峰的过程,象征着人生的挑战和奋斗。诗人用“猱”这个形象,象征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通过“渐上最高峰”的描述,强调了攀登的艰难和最终达到顶峰的喜悦。攀登过程中,虽然辛苦疲惫,但是当到达山顶,看到美丽的景色,不禁笑语欢声,体现了奋斗的意义和价值。 “河汉倒悬行杖底,江湖齐落酒杯中”两句,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河汉倒悬于杖底,将江湖齐落入酒杯中,生动地描绘了高山的壮观景色。同时,这两句也寓含着人生的哲理,即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就像河汉倒悬一样高不可攀,但是只要我们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够像攀登高峰一样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泉兼风雨飞腾壮,山纳烟云变化重”两句,诗人描绘了山间泉水和烟云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的壮美和变幻莫测。同时,这两句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跌宕,风雨变幻,但山依旧耸立,云依旧变幻,我们也要像山一样坚韧不屈,像云一样适应变化。 最后两句“回首不嫌归路永,万松如鹤正浮空”,诗人表达了即使路途遥远也不怕回头,即使面临困难也要勇往直前的信念。这里的“万松如鹤”形象,既表现了山间的幽静,也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诗中的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简练有力,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猱升渐上最高峰,喘汗才收语笑同。
河汉倒悬行杖底,江湖齐落酒杯中。
泉兼风雨飞腾壮,山纳烟云变化重。
回首不嫌归路永,万松如鹤正浮空。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关键词解释

  • 飞腾

    解释

    飞腾 fēiténg

    (1) [fly swiftly upward]∶迅速地飞起;升腾

    (2) [soar]∶飞扬

    引用解释

    1.迅速飞起;急遽上升。《楚辞·离骚》:“吾令凤

  • 烟云

    解释

    烟云 yānyún

    [mist and clouds] 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引用解释

    亦作“烟云”。 1.烟霭云雾。 汉 枚乘 《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

  • 风雨

    读音:fēng yǔ

    繁体字:風雨

    英语:wind and rain; the trials and hardships; wind an rain

    意思:(风雨,风雨)

     1.风和雨。

  • 云变

    读音:yún biàn

    繁体字:雲變

    意思:(云变,云变)
    变幻不停貌。
      ▶明·陶宗仪《辍耕录•厉狄》:“世代云变,遂湮我姓名,至蔑焉无闻。”

    解释:1.变幻不停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