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意思:如果问下出生的时候,不打这鼓筒。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以香烛团茶琉璃献花碗供布袋和尚颂》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首先,“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辛和孤独。然而,这种孤独并未使他感到绝望,反而激发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信仰的坚定。千家饭的描述展示了诗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而孤身万里的漂泊则暗示了他对追求真理的执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解脱生死轮回的追求。如果有人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他就不会停留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中,而是会追求涅盘的解脱。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这两句诗是对弥勒佛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弥勒佛的敬仰和向往。弥勒佛的形象被赋予了千百亿的分身,象征着无限的慈悲和智慧,也暗示着诗人对真理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最后,“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下生成佛时,不会受到世俗的诱惑和束缚,他会保持内心的清净和纯洁,不受鼓笛之声的干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浮。
知音若相问,不住涅盘州。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若问下生时,不打这鼓笛。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生时

    读音:shēng shí

    繁体字:生時

    意思:(生时,生时)

     1.出生的年、月、日、时。
      ▶宋·秦观《望海潮》词之四:“但恐生时注着,合有分于飞。”
      ▶许地山《凶手》第一幕:“上面写的是大哥

  • 下生

    读音:xià shēng

    繁体字:下生

    意思:出生。
      ▶梁斌《播火记》四:“自从下生以来,还没有听过有人说给她这么几句贴心的话。”
    ------------------------------
    下2生

  • 鼓笛

    读音:gǔ dí

    繁体字:鼓笛

    意思:
     1.鼓和笛。
      ▶唐·白居易《立部伎》诗:“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2.指鼓笛曲。
      ▶《宋史•乐志十七》:“法曲、龟兹、鼓笛三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