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崔绵谷共赋亭次韵》 风度崔秋浦,声名郑子真。

风度崔秋浦,声名郑子真。

意思:风度崔秋浦,名声郑子真。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崔绵谷共赋亭次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风度翩翩的秋浦和声名卓著的子真,以及他们作为官员的谦逊和待客的热情。诗中通过描绘宴饮场景,展现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 首联“风度崔秋浦,声名郑子真”,诗人以崔秋浦和郑子真作为代表,赞美他们的风度和声名。崔秋浦,秋浦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别号,他以风度翩翩、才情出众而著称。郑子真则是唐代的一位名士,以才学和品德著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颔联“为便官事少,不厌客来频”,这两句诗表达了秋浦和子真作为官员的谦逊和待客的热情。他们因为公务较少,所以不厌其烦地接待客人,体现了他们的谦逊和好客。 颈联“竹裹觥筹密,花边屐齿新”,诗人通过描绘宴饮场景,进一步展现了秋浦和子真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竹裹觥筹密,描绘了宴会上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的场景;花边屐齿新,则描绘了花丛边屐齿新鲜,暗示着宾客频繁来访。 尾联“拍栏谁得句,唤起主林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浦和子真文才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宴饮场景中有人灵感突发,写下了佳句。最后一句“唤起主林神”则表达了宴饮场景中的欢快和和谐气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浦和子真的风度、声名、待客态度、生活场景以及文才等,展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人际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宴饮场景中的欢快和和谐气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度崔秋浦,声名郑子真。
为便官事少,不厌客来频。
竹裹觥筹密,花边屐齿新。
拍栏谁得句,唤起主林神。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秋浦

    读音:qiū pǔ

    繁体字:秋浦

    意思:秋日的水滨。
      ▶唐·张九龄《别乡人南还》诗:“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唐·李贺《蜀国弦》诗:“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解释:

  • 子真

    读音:zǐ zhēn

    繁体字:子真

    意思:汉·褒中人郑朴的字。居谷口,世号谷口子真。修道守默,汉成帝时大将军王凤礼聘之,不应;耕于巖石之下,名动京师。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唐·张乔《七松亭》诗:“已比子真耕谷口,

  • 声名

    读音:shēng míng

    繁体字:聲名

    短语:信誉 声望 声 名 誉 望

    英语:reputation

    意思:(声名,声名)

     1.名声。
     

  • 风度

    读音:fēng dù

    繁体字:風度

    短语:气质 派头 仪态 气度 气派 神韵 气概 威仪

    英语:(n) demeanor; conduct

    意思:(风度,风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