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湖二首》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意思:乘木筏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观湖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海涛》是一首描绘海上景象的诗,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宗教意味。 首先,诗的开头“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就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诗人以乘槎远引的神仙客比喻自己,表达出一种追求自由、超越尘世的思想。而“万里清风”和“海涛”则形象地描绘了海上无边的广阔和浩渺,为整首诗定下了壮丽的基调。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小得如沙界一般的淡然态度,更向往那无边无际的海天一色之境。这种境界,既是对现实的超越,也是对精神的升华。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两句,运用佛教典故,描绘了海上世界的奇妙景象。须弥山有顶可容太阳落下,而兜率天宫则无根基能负载海龟。这种奇幻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象和内涵。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中生死轮回、劫火焚烧等观念的理解和感悟。在海上世界中,释梵众生和云朵自在逍遥,各自陶醉,诗人以此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 最后,“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等句,描绘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以及海浪、云雾等自然景象。这些景象既是对前文所述奇幻世界的补充和丰富,也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以海上世界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奇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越、奇幻、逍遥等主题的追求和理解。同时,诗歌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宗教意味,引导读者对人生、世界、自由等课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
回首不知沙界小,飘衣犹觉色尘高。
须弥有顶低垂日,兜率无根下戴鳌。
释梵茫然齐劫火,飞云不觉醉陶陶。
朝阳照水红光开,玉涛银浪相徘徊。
山分宿雾尽宽远,云驾高风驰送来。
升霞影色欹残火,及物气焰明纤埃。
可怜极大不知已,浮生野马悠悠哉。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上海

    读音:shàng hǎi

    繁体字:上海

    造句:

  • 神仙

    读音:shén xiān

    繁体字:神仙

    短语:仙 菩萨 神灵 神明

    英语:(n) a supernatural or immortal being (i.e. fairy, elf, leprechaun)

  • 乘槎

    读音:chéng chá

    繁体字:乘槎

    意思:亦作“乘楂”。
     乘坐竹、木筏。传说天河与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不失期,遂立飞阁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织女、牵牛。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

  • 远引

    读音:yuǎn yǐn

    繁体字:遠引

    意思:(远引,远引)
    远去;远游。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以兴士当高举远引,归洁其身如

  • 海涛

    读音:hǎi tāo

    繁体字:海濤

    意思:(海涛,海涛)

     1.海浪。
      ▶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之二:“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
      ▶明·王守仁《泛海诗》:“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