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途中有怀》 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意思:腊后冷梅发,谁人在故乡。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途中有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是作者在旅途中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忙碌和繁杂感到厌烦,渴望早日到达目的地。其中,“何日闲”表达了作者对早日结束旅途的期待,“驱车”则描绘了旅途中的忙碌和辛苦。 “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和客居他乡的感慨。岁末将至,作者感到时间的紧迫和人生的短暂,同时也对客居他乡的孤独和寂寞感到无奈。 “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描绘了旅途中的环境和景色。作者经过亭皋地区,来到了汝阳道,又经过风雪弥漫的穆陵关。这些景色描写为诗歌增添了画面感和空间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是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表达。腊月过后,寒梅绽放,作者想起了故山和故人,不禁思念起家乡来。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
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
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
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寒梅

    读音:hán méi

    繁体字:寒梅

    英语:Mei blosson

    意思:梅花。因其凌寒开放,故称。
      ▶唐·张谓《早梅》诗:“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宋·柳永《瑞鹧鸪》

  • 谁人

    读音:shuí rén

    繁体字:誰人

    英语:who

    意思:(谁人,谁人)
    何人;哪一个。
      ▶《吕氏春秋•贵信》:“凡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唐·王建《簇蚕辞》:“已闻乡里催织作

  • 故山

    读音:gù shān

    繁体字:故山

    意思:旧山。喻家乡。
      ▶汉·应玚《别诗》之一:“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唐·司空图《漫书》诗之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宋·秦观《吕与叔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