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出使云中作》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意思:黄河水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出自作者[明]李梦阳的《出使云中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黄河水绕汉边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作品,它以黄河、边墙、大雁、野马、箭等意象,描绘了边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句“黄河水绕汉边墙”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的辽阔。第二句“河上秋风雁几行”则描绘了边塞秋景,大雁南飞的景象增添了诗的意境,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客子过壕追野马”和“将军韬箭射天狼”两句,通过描绘客子和将军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客子过壕时追逐野马般的水流,表现出客子的豪迈气概;而将军韬箭则暗示了将军的勇敢和智慧。 “黄尘古渡迷飞挽”和“白月横空冷战场”两句描绘了边疆古渡的荒凉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月光下的战场显得格外冷清和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两句“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是对郭汾阳的赞美,表达了对英勇将士的敬仰之情。朔方是边疆之地,勇略是指英勇的策略和行动,郭汾阳则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将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敬仰和对和平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景象和赞美英勇将士,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勇精神的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黄河水绕汉边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作者介绍
李梦阳(1473年1月5日—1530年1月28日),字献吉,号空同,汉族,祖籍河南扶沟,出生于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后又还归故里,故《登科录》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他善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李梦阳所倡导的文坛“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世纪,后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为代表的“公安派”所替代。

关键词解释

  • 边墙

    读音:biān qiáng

    繁体字:邊墻

    意思:(参见边墻,边墙)

    解释:1.见\"边墙\"。

    造句:

  • 黄河

    读音:huáng hé

    繁体字:黃河

    短语:尼罗河 莱茵河 苏伊士 辽河 多瑙河 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

    英语:Yellow River

    意思:(黄河,黄河)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上秋

    读音:shàng qiū

    繁体字:上秋

    意思:孟秋。指农历七月。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又言自二月以来,令各具精甲壮马,将以上秋南寇。”
      ▶胡三省注:“上秋,谓七月。”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