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大夫赴广州》 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

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

意思:支离交俊哲,成年到老年。

出自作者[唐]钱起的《送李大夫赴广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和歌颂贤能的诗,表达了对一位官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这位官员的才干和威武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他被推举为镇守一方的将领,既有文韬又有武略,能够承担起治理南越的重任。他的军队气势如虹,军营中鼓声阵阵,天井般的军营内整齐有序。他能够将南越这个多豪奢、难致礼的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他的治理才能和威望。 其次,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清廉正直品质的赞美。他心怀百姓,如同饮冰一般冷静,不受贪泉之惑。他忠于圣君,秉持正义,不追求功名利禄。他如同龙镜一般,能够驱逐山魅,破除险阻,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勇气。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未来的期许和祝愿。他将要前往瓯闽为官,下车伊始便展现出新政的成效。他希望能够让南越风俗回归正轨,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诗中还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未来发展的祝愿,希望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同时也有些许惆怅和无奈,因为他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敬仰和赞美之情的诗歌,通过对一位官员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贤能之人的敬仰之情和对社会公正、清廉正直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贤间气生,麟趾凤凰羽。
何意人之望,未为王者辅。
出镇忽推才,盛哉文且武。
南越寄维城,雄雄拥甲兵。
鼓门通幕府,天井入军营。
厥俗多豪侈,古来难致礼。
唯君饮冰心,可酌贪泉水。
忠臣感圣君,徇义不邀勋。
龙镜逃山魅,霜风破嶂雪。
征途凡几转,魏阙如在眼。
向郡海潮迎,指乡关树远。
按节化瓯闽,下车佳政新。
应令尉陀俗,还作上皇人。
支离交俊哲,弱冠至华发。
昔许霄汉期,今嗟鹏鷃别。
图南不可御,惆怅守薄暮。
作者介绍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关键词解释

  • 华发

    读音:huá fà

    繁体字:華發

    英语:grey hair

    解释:〈书〉花白的头发。

    详细释义:1.花白的头发。唐?元稹?遣病诗十首之五:『华发不再青,劳生竟何

  • 俊哲

    引用解释

    亦作“ 俊喆 ”。 1.才识不凡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夫妇人与政” 裴松之 注引 晋 孙盛 曰:“夫经国营治,必凴俊喆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北史·儒林传下·刘炫》:“使夫将来俊哲,知余鄙志耳。”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观乎《舂陵》

  • 弱冠

    读音:ruò guàn

    繁体字:弱冠

    英语:young man of around twenty

    意思:古时以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

  • 支离

    读音:zhī lí

    繁体字:支離

    英语:fragmented; broken; disorganized; trivial and humbled; incoherent

    意思:(支离,支离)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