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黄奉议序致仕作》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

意思:听说道家书籍到,山中不讨厌寒冷。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黄奉议序致仕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隐士收到家书时的内心感受和生活状态。首联“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通过“不厌寒”三字,可以看出诗人虽然隐居山中,生活条件艰苦,但心态乐观,对家中的牵挂也体现了他的温情。颔联“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通过对比朝中近臣和自己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守。颈联“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进一步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清贫,但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轻盈之态。尾联“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则展示了诗人虽然隐居,但并非消极避世,而是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坚持,希望能将自己的功业展示给世人看。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但表达的情感真挚,人物形象鲜明。通过隐士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情味和温馨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
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
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
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道家

    读音:dào jiā

    繁体字:道家

    英语:Taoist school

    意思:
     1.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但是主张清静无为,

  • 不厌

    读音:bù yàn

    繁体字:不厭

    英语:not mind doing sth

    意思:(不厌,不厌)
    I

     1.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家书

    读音:jiā shū

    繁体字:家書

    英语:a letter from home

    意思:(家书,家书)

     1.家中所保存的书籍。
      ▶《书序》:“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