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缘识》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意思:慕道修炼万法通,一个心清淡奉真宗。

出自作者[宋]宋太宗的《缘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充满了对修行、对道教的敬仰之情。 首句“慕道焚修万法通”描绘出一种对道的追求和修行的决心。诗人明确表示,他愿意焚烧一切世俗的牵绊,以通达万法,这无疑是对道教“无为而无不为”哲学的生动诠释。 “一心清淡奉真宗”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道教清净、自然之风的追随,以及他对真实、真诚的信仰的奉行。 接下来的两句“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则揭示了修行的深层含义和可能遇到的困难。这里,“异境”可能指的是道教所追求的超脱世俗、超越感官世界的境界,这个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难以理解或触及。然而,一旦触及,便能达到虚无的境地,所有的事情都将失去其实际的意义和形态,只剩下空灵和虚无。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道的追求和修行的决心,以及对道教哲学的深度理解。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之路往往不易,需要我们放下世俗的牵绊,追求内心的清净和空灵。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未知和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因为只有通过这些,我们才能真正地成长和提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慕道焚修万法通,一心清淡奉真宗。
方知异境人难见,见即虚无事不空。

关键词解释

  • 真宗

    读音:zhēn zōng

    繁体字:真宗

    意思:释道两教谓所持的真正宗旨;正宗。
      ▶唐·张九龄《敕岁初处分》:“我玄元皇帝着《道德经》五千文,明乎真宗,致于妙用。”
      ▶唐·孟郊《夏月谒智远禅师》诗:“谒师见真宗,

  • 慕道

    读音:mù dào

    繁体字:慕道

    意思:向往修道。
      ▶唐·刘禹锡《袁州萍乡县杨岐山故广禅师碑》:“禅师讳乘广,其生容州,姓张氏。七岁尚儒,以俎豆为戏。十三慕道,遵怀削之仪。”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

  • 焚修

    读音:fén xiū

    繁体字:焚修

    意思:焚香修行。泛指凈修。
      ▶唐·司空图《携仙箓》诗之五:“若道阴功能济活,且将方寸自焚修。”
      ▶前蜀·杜光庭《黄齐为二亡男助黄箓斋词》:“伏思迁拔,唯仗焚修。”
     

  • 万法

    读音:wàn fǎ

    繁体字:萬法

    意思:(万法,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宋·朱昭之《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

  • 通一

    读音:tōng yī

    繁体字:通一

    意思:谓融通为一。
      ▶汉·贾谊《新书•道德说》:“外内通一,则为得失。”
      ▶唐·陆龟蒙《复友生论文书》:“《礼》《乐》二记,虽载圣人之法……未能通一纯实,故时有龃龉不安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