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意思:远方做官逢秋少令人吒,潘郎两鬓恐怕首先衰败。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胡祕丞知浔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官员在兰台任职,通达闺籍,临民奉诏,治理地方的风俗。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对南越的志向,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秋天的感怀。
首联“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描绘了这位官员在兰台任职,通达闺籍,临民奉诏的场景。兰台是汉代秘书机构中兰台令史的简称,负责管理图书,记录国家大事。进秩意味着升职,通闺籍则表示他在这个机构中得到了晋升。熊轼则是指官员所乘坐的车子,象征着他的地位和权力。临民奉诏则表明他正在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地方事务。
颔联“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表达了这位官员对南越风俗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南越是指南方的地方,这位官员可能曾在那里任职或有所了解。而浙江潮则象征着他的家乡,暗示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离别之苦。
颈联“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表达了这位官员对治理地方的热忱和自信。坐啸是形容官员在地方上治理有方,讴谣洽则表明他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戴和支持。行春则象征着他的仁政和爱民之心,意气饶则表明他充满活力和朝气。
尾联“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表达了这位官员在远离家乡的秋天的感怀。逢秋少悲吒表明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而潘郎则是指年轻的男子,玄鬓是指黑发。这句诗暗示着这位官员担心自己年纪轻轻就因远离家乡而憔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在兰台任职,治理地方的风俗,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治理地方的自信和热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在远离家乡的秋天的感怀和对年华易逝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