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胡祕丞知浔州》 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意思:远方做官逢秋少令人吒,潘郎两鬓恐怕首先衰败。

出自作者[宋]杨亿的《胡祕丞知浔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位官员在兰台任职,通达闺籍,临民奉诏,治理地方的风俗。诗中描绘了这位官员对南越的志向,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秋天的感怀。 首联“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描绘了这位官员在兰台任职,通达闺籍,临民奉诏的场景。兰台是汉代秘书机构中兰台令史的简称,负责管理图书,记录国家大事。进秩意味着升职,通闺籍则表示他在这个机构中得到了晋升。熊轼则是指官员所乘坐的车子,象征着他的地位和权力。临民奉诏则表明他正在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管理地方事务。 颔联“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表达了这位官员对南越风俗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南越是指南方的地方,这位官员可能曾在那里任职或有所了解。而浙江潮则象征着他的家乡,暗示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离别之苦。 颈联“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表达了这位官员对治理地方的热忱和自信。坐啸是形容官员在地方上治理有方,讴谣洽则表明他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拥戴和支持。行春则象征着他的仁政和爱民之心,意气饶则表明他充满活力和朝气。 尾联“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表达了这位官员在远离家乡的秋天的感怀。逢秋少悲吒表明他虽然身处异乡,但并没有太多悲伤的情绪。而潘郎则是指年轻的男子,玄鬓是指黑发。这句诗暗示着这位官员担心自己年纪轻轻就因远离家乡而憔悴。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位官员在兰台任职,治理地方的风俗,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治理地方的自信和热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他在远离家乡的秋天的感怀和对年华易逝的担忧。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兰台进秩通闺籍,熊轼临民奉诏条。
风俗重寻南越志,乡关犹隔浙江潮。
悬知坐啸讴谣洽,更想行春意气饶。
远宦逢秋少悲吒,潘郎玄鬓恐先凋。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

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

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今存《武夷新集》、《浦城遗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萃要》、《杨文公谈苑》15卷

关键词解释

  • 远宦

    读音:yuǎn huàn

    繁体字:遠宦

    意思:(远宦,远宦)
    谓在远方做官。
      ▶唐·钱起《送沈少府还江宁》诗:“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
      ▶明·冯梦龙《洒雪堂•团圆证梦》:“兄弟,我因念你孤身远宦,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