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官何所补,为客自堪嗟。
意思:在任何补,为客人从堪嗟。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栅堰二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作为一名长途旅行者的内心感受,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官职的迷茫,以及对饥荒后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船行三五日,不得不思家”,诗人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旅途的漫长和孤寂,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接下来的句子,“索米开桥栅,徵钱运堰车。于官何所补,为客自堪嗟。”则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艰辛,包括筹集生活费用、处理各种行政事务等。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并不能给诗人带来多少安慰,因为他仍然是一名旅居他乡的客人。
“况复饥荒后,群偷沸似麻。”这句诗描绘了更为严峻的社会现实——饥荒后的混乱和不安定。群盗横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如同沸水中的麻一样,混乱而躁动。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焦虑和不安,也使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的迷茫,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这种真挚的情感和深入的观察,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持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