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意思:草堂壕沟西没有树林,不是你谁再见幽暗的心。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全文赏析

时何邕为利州绵谷尉。

  草堂堑西无树林①,非子谁复见幽心②。饱闻桤木三年大③,与致溪边十亩阴④。

  (堂西夕照,得木成阴,故欲致桤之多。子指何邕,时解指榿木者,非。亦截上四句。)

  ①晁错书:“高城深堑。”《广韵》:“堑,绕城水也。”②江淹诗:“蘅杜缓幽心。”③宋祁《益部方物记》:榿木蜀所宜,民家蒔之,不三年可为薪,疾种亟取,里人利之。蔡梦弼曰:《蜀中记》:玉垒以东多榿木,易成而可薪,美阴而不害。然余尝历考韵书,无榿字,询之蜀人,相传以为丘宜切。后见《王荆公集》中有《薛秀才》诗云:“濯锦江边木有榿,小园封殖伫华滋。地偏幸免桓魋伐,岁晚聊同庾信移。”则知欹音为是也。④《诗》:“十亩之间兮。”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非子

    读音:fēi zǐ

    繁体字:非子

    意思:周时人,也写作飞子,善养马。
      ▶周孝王召使主养马于汧水、渭水之间。后封于秦(今甘肃·张家川东),为周的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是为秦始封之祖。
      ▶《史记•秦

  • 草堂

    读音:cǎo táng

    繁体字:草堂

    英语:thatched cottage

    意思: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常以“草堂”名其所居,以标风操之高雅。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钟山之英,草

  • 树林

    读音:shù lín

    繁体字:樹林

    短语:原始林 丛林 山林 树丛 森林

    英语:woods

    意思:(树林,树林)
    成片生长的树木。
      ▶宋·欧阳修《醉翁

  • 幽心

    读音:yōu xīn

    繁体字:幽心

    意思:幽栖之心。
      ▶南朝·梁·江淹《惜晚春应刘秘书》诗:“烟景抱空意,蘅杜缀幽心。”
      ▶唐·杜甫《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诗:“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