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玉钩随步辇,行持采桑归。

玉钩随步辇,行持采桑归。

意思:玉钩随步辇,在保持采桑回来。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春贴子词·皇后阁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通过种稑、献新种、穿着旧衣等细节,表现出农夫辛勤耕耘的场景。同时,诗人借助玉钩、步辇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乡村氛围。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首句“种稑献新种”中,“种稑”二字表明了农夫正在田间劳作,而“献新种”则表现出农夫为了获得更好的收成,不断尝试种植新的作物品种,展现出农夫的勤劳和进取心。 次句“袆褕汗旧衣”中,“袆褕”二字形容农夫身穿的衣服破旧不堪,而“汗”字则表现出农夫劳作时的辛勤付出,进一步突出了农夫的勤劳形象。 第三句“玉钩随步辇”中,“玉钩”形容天空中的弯月,而“步辇”则指农夫推行的农车。诗人借助这些意象,描绘出一幅夜晚田园劳作的场景,给人以宁静而优美的感觉。 最后一句“行持采桑归”中,“行持”二字表现出农夫采桑时的认真和细心,而“归”字则表明劳作结束,农夫满载而归,展现出收获的喜悦和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农夫的勤劳形象和乡村的宁静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种稑献新种,袆褕汗旧衣。
玉钩随步辇,行持采桑归。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采桑

    读音:cǎi sāng

    繁体字:埰桑

    意思:(参见採桑)

     1.谓采摘桑叶。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2.古乐曲名。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乐通二》:“

  • 玉钩

    读音:yù gōu

    繁体字:玉鈎

    英语:jade hook

    意思:(玉钩,玉钩)

     1.《楚辞•招魂》“挂曲琼些”汉·王逸注:“曲琼,玉钩也……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南

  • 随步

    读音:suí bù

    繁体字:隨步

    意思:(随步,随步)
    信步。
      ▶唐·赵嘏《和令狐补阙<春日独游西街>》:“映鞭柳色微遮水,随步花枝欲碍山。”
      ▶明·汤显祖《牡丹亭•寻梦》:“画廊前,深深蓦见啣泥燕,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