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远怀舍弟颖、观等》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意思:多年仍远别,多难以居住不安定。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远怀舍弟颖、观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一封回信,通过对友人近况的关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直接点明作者对友人的关心,虽然远在阳翟,却时刻惦记着荆南的友人。而“近得书”则表明作者是在近期收到友人的书信后,才有此番关切的。 颔联“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是对友人的现状的描述,长时间分别,如今好不容易得到消息,但友人似乎仍生活艰难。这里既表达了作者的同情,也流露出作者的无奈。 颈联“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驱散了寒冬,昨夜春风起,不仅带走了冬日的冰霜,也预示着新的希望。这里暗喻了生活的希望和转机,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鼓励和安慰。 尾联“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面对美酒,疑虑是否在梦中相见,吟诗之时,无意识中都在回忆与友人的美好时光。作者羡慕友人家乡的元日聚会,其实是对友人的生活状况的关切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表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激励人们在困难中寻找希望,勇往直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积年

    读音:jī nián

    繁体字:積年

    英语:for many years

    意思:(积年,积年)

     1.多年;累年。
      ▶《列子•周穆王》:“积年之疾,一朝都除。”
      ▶

  • 安居

    读音:ān jū

    繁体字:安居

    英语:nestle

    意思:
     1.安静、安定地生活。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 多难

    读音:duō nàn

    繁体字:多難

    意思:(多难,多难)
    I
    众多难成之事;很多困难。
       ▶《诗•周颂•访落》:“维予小子,未堪家多难。”
       ▶郑玄笺:“多,众也。我小子耳,未任统理国家众难成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