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双竹》 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

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

意思:只要有岁寒心,两个三竿的脚。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双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坚韧不屈的植物或动物,在面对严寒的挑战时,仍然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和生命力。诗中的意象生动且富有力度。 首句“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通过“岁寒心”这个意象,传达出这种生物在严寒环境中的坚韧和毅力。即使只有“两三竿”,也足以展现出它的坚韧生命力。 接着,“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通过对生物具体形象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其生命力和力量感。“虬腾双角直”描绘出生物挺拔、刚毅的姿态,“鲸喷两须长”则形象地描绘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具体的描绘,展示了生物在严寒环境中的坚韧生命力,传达出一种对生命力量的赞美。同时,诗的语言简练,意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但有岁寒心,两三竿也足。
虬腾双角直,鲸喷两须长。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寒心

    读音:hán xīn

    繁体字:寒心

    短语:灰心 沮丧 气短 垂头丧气 槁木死灰 懊丧 凉 泄劲 丧气 泄气 心寒 心灰意懒 气馁

    英语:chill

    意思:

  • 两三

    读音:liǎng sān

    繁体字:兩三

    意思:(两三,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

  • 岁寒

    读音:suì hán

    繁体字:歲寒

    英语:cold season in a year

    意思:(岁寒,岁寒)

     1.一年的严寒时节。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 三竿

    读音:sān gān

    繁体字:三竿

    意思:“三竿日”的省称。
      ▶元·吴莱《观日赋》:“光已通于一跃兮,影奚候于三竿。”
      ▶清·周亮工《云门送胡之润还白下》诗:“冷署三竿卧,遥山九点青。”详“三竿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