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 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

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

意思:如果问凉州事务,凉州很多汉人。

出自作者[唐]姚合的《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通过对萧关路断、风沙雨雪的恶劣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凉州百姓的苦难的同情。 首联“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诗人描述了萧关路已久无人行走,路上的石头堠也变成了尘土。萧关是古代的重要关口,这里曾经是边塞的繁华之地,但现在却路断人稀,荒凉不堪。石头堠也被风沙雨雪侵蚀,变成了尘土,象征着边塞环境的恶劣。 颔联“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空虚和边塞使者的责任。这里已经没有驻守的士兵,只有空荡荡的兵营。而使臣的任务是和谈,但和谈的结果并不明朗,仍然需要边塞使者继续努力。这两句表达了边塞的荒凉和边塞使者的责任重大。 颈联“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诗人通过具体的景象描绘了边塞环境的恶劣。风沙和雨雪使得边塞与内地的距离变得遥远,边塞使者和百姓需要频繁地更换衣物以应对恶劣的气候。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环境的艰苦。 尾联“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诗人以一个疑问句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凉州百姓的同情和对凉州汉人命运的关注。如果有人问起凉州的事情,他们会发现凉州有很多汉族人。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凉州百姓的同情,也表达了对汉族人在边塞地区生存状况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萧关路、风沙雨雪、凉州百姓等具体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凉州百姓的苦难的同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汉族人在边塞地区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和谈结果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
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
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
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

关键词解释

  • 凉州

    读音:liáng zhōu

    繁体字:涼州

    意思:(凉州,凉州)

     1.乐府《近代曲》名,属宫调曲。原是凉州一带的地方歌曲,唐·开元中由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唐·王昌龄《殿前曲》之二:“胡部笙歌西殿头,梨

  • 汉人

    读音:hàn rén

    繁体字:漢人

    英语:Han Chinese person or people

    意思:(汉人,汉人)

     1.汉族人。
      ▶《汉书•匈奴传下》:“近西羌保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