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寒初退,更阑睡不成。
意思:春半冷刚退,更阑睡不成。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夜中独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春半寒初退,更阑睡不成。褰裳偶独起,曳履得徐行。月上鸟未宿,水深蛙乱鸣。踟蹰忽已久,残漏下高城》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的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夜深时的孤独和忧郁情感。
首句“春半寒初退”描绘了春天的季节变化,初退的寒意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淡淡的忧郁。接下来的“更阑睡不成”直接表达了夜深人静,无法入眠的情境,使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和焦虑。
“褰裳偶独起,曳履得徐行”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深时独自起身,拖着脚步慢慢地行走。这句诗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
“月上鸟未宿,水深蛙乱鸣”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初上,鸟儿尚未栖息,水边蛙声一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气氛。
“踟蹰忽已久,残漏下高城”是全诗的高潮部分,通过“踟蹰”和“残漏”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和时间的流逝。这种情感表达既包含了诗人的孤独和焦虑,也包含了对于时间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夜深时的孤独和忧郁情感。同时,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给人以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