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荆州亭入朝》 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

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

意思:九辨人还排斥,三秋雁开始超过。

出自作者[唐]张说的《荆州亭入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巫山、湘水、洞庭湖等自然景观,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 首句“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直接描绘了诗中的地点和自然景象。巫山云雨峡,指的是巫峡,是长江三峡之一,云雨峡则是形容其云雾缭绕的景象。湘水洞庭波则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这些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壮美的自然画卷。 接下来的“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九辨是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故人,被摈弃在外,表达了诗人的同情和感慨。三秋雁始过,雁是候鸟,每年秋季自北方飞到南方,诗人以此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感慨。旃裘吴地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髫荐楚言则是南方文化的代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文化交流的期待。 最后两句“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感慨。朝宗是古代诸侯朝见天子,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追求。然而,愿望未能实现,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遗憾。但即便如此,江汉依旧流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述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愿望。诗中的语言生动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巫山云雨峡,湘水洞庭波。
九辨人犹摈,三秋雁始过。
旃裘吴地尽,髫荐楚言多。
不果朝宗愿,其如江汉何。
作者介绍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关键词解释

  • 三秋

    读音:sān qiū

    繁体字:三秋

    英语:three autumn jobs as harvesting, tilling and planting

    意思:
     1.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