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意思:如何就闲放,长得在希夷。

出自作者[唐]刘得仁的《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全文创作背景

《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是唐朝诗人刘得仁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段校书(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在冬夜寄给他一首描写庐山的诗,刘得仁则以此诗作为回应。通过诗歌,刘得仁对庐山的美景进行了描绘和赞美,同时也可能表达了对段校书的思念和对冬日景色引发的内心感受。 对于更具体的创作背景,如两人之间的交往故事、刘得仁创作时的生活状态等,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史料才能得知。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几处悬崖上,千寻瀑布垂。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
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烟梯缘薜荔,岳寺步欹危。
地本饶灵草,林曾出祖师。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嵌空寒更极,寂寞夜尤思。
阴谷冰埋术,仙田雪覆芝。
乱泉禅客濑,异迹逸人知。
藓室新开灶,柽潭未了棋。
如何遂闲放,长得在希夷。
空务渔樵事,方无道路悲。
谢公台尚在,陶令柳潜衰。
尘外难相许,人间贵迹遗。
虽怀丹

关键词解释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 希夷

    引用解释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