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 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

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

意思:偶尔来林下经,共酌竹间亭。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春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它通过描绘雨后竹林中的景色和人与环境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首句“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描绘了诗人偶然来到林间小径,与朋友一起在竹林间的亭子里喝酒的场景。这个句子通过“偶来”和“共酌”两个词,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近和互动。 “积雨添方沼,残花点绿萍。”描绘了雨后池塘的景色,雨水积聚在池塘里,增添了水的深度;落花点缀在绿色的浮萍上。这两句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生机。 “野阴侵席润,芳气袭人醒。”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氛围,阴暗的野地气息侵袭着席子,湿润而清新;芳香的气味使人清醒。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 “禽鸟休惊顾,都忘兀尔形。”最后两句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人劝告禽鸟不要惊慌,它们已经忘记了自身的存在,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体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竹林中的景色和人与环境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偶来林下迳,共酌竹间亭。
积雨添方沼,残花点绿萍。
野阴侵席润,芳气袭人醒。
禽鸟休惊顾,都忘兀尔形。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林下

    读音:lín xià

    繁体字:林下

    英语:sylvan life; retirement from official life

    意思:
     1.树林之下。指幽静之地。
      ▶南朝·梁·任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