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昼偶书》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意思:白天偶然成芳草梦,有谁知道幽兴起来。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春昼偶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以其淡雅的诗风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静。 首句“白昼偶成芳草梦”描绘了诗人白天的闲适时刻,仿佛沉浸在一片芳草的梦境之中。这里的“芳草梦”既指自然界的芳草,也暗喻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静。通过这一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纷扰的世界。 “起来幽兴有谁知”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内心的幽雅情思无人可诉的寂寥。这里的“幽兴”指的是诗人的内心感受,而“谁知”则表达了无人可诉的寂寥。这种寂寥感与前一句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风帘不动黄鹂语”描绘了风帘不动、鸟儿欢鸣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一描绘,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自然界的和谐之美,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坐见庭花日影移”则以庭花、日影为意象,描绘了庭花随着日影移动的景象,给人一种恬静、安详的感觉。这一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使读者感受到他的平静和淡然。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白天的闲适时刻和内心的幽雅情思,通过自然界的和谐之美和庭花的恬静来烘托诗人的内心世界,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昼偶成芳草梦,起来幽兴有谁知。
风帘不动黄鹂语,坐见庭花日影移。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偶成

    读音:ǒu chéng

    繁体字:偶成

    意思:I
    配成婚姻。
       ▶元·白朴《东墻记》第二摺:“你待教媒人偶成……俺姐姐念旧盟,想旧情,何须媒证?”
    II

     1.偶然成功。
       ▶宋

  • 白昼

    读音:bái zhòu

    繁体字:白晝

    短语:光天化日

    英语:daytime

    意思:(白昼,白昼)
    白天。
      ▶《鹖冠子•度万》:“光绪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

  • 芳草

    读音:fāng cǎo

    繁体字:芳草

    英语: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