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
意思: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死松树。
出自作者[宋]周文璞的《上强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方池流水碧溶溶,怊怅灵蛇不易逢”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哀伤的场景。诗人看到方池流水,碧波荡漾,这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化。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怅惘和失落感,因为诗人知道,像灵蛇般难得一遇的美好时刻,是难以再次遇到的。这里的“灵蛇”可能象征着那些短暂而美好的时刻,如爱情、友谊、冒险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表达情感,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门外行人常立看,一株唐末半枯松。”描绘了诗人在门口看到的景象。门外的人们常常驻足观看的一株松树,已经半枯萎了,这象征着生命的衰老和消逝。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哀而不伤的,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以简洁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