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记注杨学士被诏赴阙》 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

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

意思:翰林试笔不久挥写,册府譌文突然校订。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送记注杨学士被诏赴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学士的赞美,这位学士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声望都非常高,他的词源浩荡,才华横溢,得到了皇帝和公卿的赞赏。 首联“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描绘了学士在朝中的声望和才华,他的声音压倒了众多官员,他的词源浩荡,如同浸透了昆仑山的泉水,充满了力量和智慧。 颔联“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描述了学士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权力,他能够直接向皇帝提出重要的问题,得到皇帝的重视和赞赏,他的才华和智慧被皇帝所认可,他的成功是通过数刻的努力和坚持换来的。 颈联“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描述了学士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和成绩,他得到了皇帝的亲自关注和赞赏,他的文章和卷子都得到了优异的评价。 尾联“往时驷马减风流”,表达了作者对学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学士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学士声先压并游,词源浩荡浸昆丘。
九重紫殿三题就,万里青云数刻收。
天子临轩名第二,春官奏卷等俱优。
翰林试笔寻挥写,册府譌文倏校雠。
京邑纷华非所好,乡邦偃宴得其求。
始看别酒倾同舍,早听欢谣载两州。
严诏飞来批凤尾,近班归去立螭头。
一年父老漫留寇,四世公台将至彪。
即日金銮开步武,往时驷马减风流。
蹉跎旧掾瞻行色,渐老从军祗自羞。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试笔

    读音:shì bǐ

    繁体字:試筆

    意思:(试笔,试笔)

     1.谓练习书法。
      ▶宋·欧阳修《试笔》诗:“试笔消长日,耽书遣百忧。”
     
     2.指练习写文章。
      ▶《初刻拍案惊奇》卷

  • 翰林

    读音:hàn lín

    繁体字:翰林

    英语:member of Imperial Academy

    意思:
     1.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
      ▶《晋书•陆云传》:“辞迈翰林,言敷其藻。”

  • 校雠

    读音:jiào chóu

    繁体字:校讎

    英语:collate

    意思:(校雠,校雠)
    亦作“校仇2”。
     
     1.一人独校为校,二人对校为雠。谓考订书籍,纠正讹误。
      ▶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