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意思:旧隐来寻找通德里,新文章写出来反对牢愁。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漳滨隐居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写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仕途的渴望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描绘了作者在漳滨隐居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闲适之情。而“宣室征谋”则暗示了作者对于仕途的向往,期待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一联通过描绘生活状态和内心期望,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追求。 颔联“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继续描绘了作者的隐居生活和创作情况。通德里是作者旧隐的所在,来此寻访故居,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而新篇写出,则展示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仍然保持着创作热情,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愁苦和情感。这一联通过空间和时间的交错,展现了作者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颈联“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进一步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细节。科斗成文字,形象地描绘了池塘中蝌蚪成群游动,仿佛在形成文字的景象,表现出环境的自然美和作者的审美情趣。而鸟听提壶忆献酬,则描绘了作者在闲暇时听鸟鸣声,回忆起与朋友之间的交往和互相酬唱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尾联“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輈。”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于仕途的渴望。同学同年又同舍,表明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经历。许君云路并华輈,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的期望和祝愿,希望与友人一同踏上仕途,实现自己的抱负。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漳滨隐居时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对于仕途的渴望,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追求。同时,诗中也展现了作者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和怀念。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
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池看科斗成文字,鸟听提壶忆献酬。
同学同年又同舍,许君云路并华輈。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通德

    读音:tōng dé

    繁体字:通德

    意思:共同遵循的道德。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隋书•高颎苏威传论》:“然志尚清俭,体非弘旷,好同恶异,有乖直道,不

  • 新篇

    读音:xīn piān

    繁体字:新篇

    意思:
     1.新的作品。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张华新篇,亦充庭万。”
      ▶唐·白居易《诗解》诗:“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
      ▶宋·王安

  • 写出

    读音:拼音:xiě chū 五笔:pgbm

    写出的解释

    词语分解

    • 写的解释 写 (寫) ě 用笔作字:写字。写作。编写。 描摹,叙述:写生。写实。写照(.画人物的形象;.描写刻画)。轻描淡写。 ; 笔画数:; 部首
  • 旧隐

    读音:jiù yǐn

    繁体字:舊隱

    意思:(旧隐,旧隐)

     1.旧时的隐居处。
      ▶唐·项斯《送归江州友人初下第》诗:“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2.昔日的隐士。
      ▶唐·

  • 牢愁

    读音:láo chóu

    繁体字:牢愁

    意思:忧愁,忧郁。
      ▶《汉书•扬雄传上》:“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
      ▶宋·刘克庄《次韵实之春日五和》之二:“牢愁余髮五分白,健思君才十倍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