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uō duō
繁体字:咄咄
英语:tut!tut!
意思: 1.感叹声。表示感慨。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晋·陆机《东宫》诗:“冉冉逝将老
读音:xī xī
繁体字:咥咥
意思:笑貌;讥笑貌。 ▶《诗•卫风•氓》“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汉·郑玄笺:“兄弟在家,不知我之见酷暴;若其知之,则咥咥然笑我。” ▶唐·张鷟《游仙窟》:“桂心咥咥然低头而笑。”<
读音:bù fán
繁体字:不煩
意思:(不烦,不烦) 1.无须烦劳。 ▶《荀子•彊国》:“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 ▶《南史•宋武帝纪》:“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
引用解释
1.用手指在空中虚划字形。 唐 李公佐 《谢小娥传》:“余遂请 齐公 书於纸。乃凭槛书空,凝思默虑。” 清 黄遵宪 《续怀人》诗:“只恨书空作 唐 字,独无炼石补天词。” 傅尃 《避地》诗之二:“那意书空成咤怪,转因避地得偷閒。”参见“ 书空咄咄 ”。
2.雁在空中成列而飞,其行如字,故称。 宋 赵师侠 《菩萨蛮·舂陵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