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庐山杂咏·天池》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意思:仿佛人世界,还可以仔细看着。

出自作者[宋]陈文蔚的《庐山杂咏·天池》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登山和饮酒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段描绘了作者早晨登上天池峰,晚上在天池边饮酒的情景。作者躺在僧侣的床上,听着钟声和磬声,仿佛置身于半空中。这段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的宁静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名山的热爱和向往。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描述了自己远行的经历,走到了山顶,看到了尘世之外的景象。作者感叹云烟从山脚下涌出,仿佛看到了万里之外的世界。作者也描述了山川和人物,往往被蒙上了尘世的污垢。 然后,作者开始探索山的深处,发现这里离天只有咫尺之遥。在特殊的环境下,如风雨昏暗的时候,与世间的差异非常明显。作者还描述了山下的雨水,在山脚下形成的景象,与山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作者总结了自己的经历和观察,认为山上的景象与尘世不同,虽然可能有仙凡之别,但高深之处确实不同寻常。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登山和饮酒的描绘,作者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通过描述山上的景象和自己的经历,作者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登天池峰,暮酌天池水。
一枕僧榻清,钟磬半空里。
平生此名山,籍籍满吾耳。
乘兴作远游,杖策自不已。
行行到绝顶,尘世知隔几。
云烟出其下,渺视犹万里。
山川与人物,往往尽蒙被。
始疑翻雪涛,混同一彭蠡。
顷刻开一罅,初见山逦迤。
仿佛人世界,未可详目指。
山中为予言,此地去天咫。
风雨晦冥候,与世殊不似。
霖潦方下作,山头旋磨议。
云深此埋屋,山下乃不尔。
历验予所言,其言亦非诡。
未必隔仙凡,高深实殊轨。

关键词解释

  • 未可

    读音:wèi kě

    繁体字:未可

    意思:
     1.不可。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后汉书•荀彧传》:“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
      

  • 仿佛

    读音:fǎng fú

    繁体字:仿佛

    短语:近似 类 象是 相近 相仿 切近 近乎 八九不离十 类似 接近

    英语:as though

    意思:
     1.似有若

  • 世界

    读音:shì jiè

    繁体字:世界

    短语:圈子 领域 小圈子 天地 园地

    英语:world

    意思:
     1.佛教语,犹言宇宙。世指时间,界指空间。
      ▶《

  • 人世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世

    短语:江湖 浊世 尘 红尘 凡

    英语:the land of the living

    意思:
     1.人间,人类社会。
     

  • 目指

    读音:mù zhǐ

    繁体字:目指

    意思:用眼睛示意指点。
      ▶《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解释:1.用眼睛示意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