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
意思:只怪说山不改色,岂不知江月解除分身。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赠清凉长老》
全文赏析
这首诗《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是一首描绘旅途见闻和感受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联“过淮入洛地多尘,举扇西风欲污人。”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尘土飞扬,令人感到压抑。诗人用扇子扇走尘土,试图摆脱这种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无奈和不满。
颔联“但怪云山不改色,岂知江月解分身。”诗人开始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云山依旧,不改颜色,而江月则能分解出另一个自己,表达了诗人对不变的自然和变化的人生的思考。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自我认知和人生选择的思考,即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保持自我,不被外界影响。
颈联“安心有道年颜好,遇物无情句法新。”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旅途中的心态,即安心有道,无论年龄如何增长,都能够保持年轻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在旅途中,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无情的事物也能写出新奇的诗句。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艺术的思考,即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创新和活力。
尾联“送我长芦舟一叶,笑看雪浪满衣巾。”诗人描绘了旅途中的送别场景,乘坐长芦舟离开,看着浪花打湿衣巾,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自信,即笑看人生起伏,勇往直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认知、人生选择、艺术创新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