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示道人》 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意思:天地之间如熔炉,万物生死同一途径。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示道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以洪炉比喻天地宇宙,认为万物在同一宇宙中生死轮回,即使是长寿的松柏和龟鹤,最终也难逃摧枯的命运。诗人借此对生命的有限性和宇宙的无情规律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接着,诗人以蓬莱山为例,即使真有这样的神仙居所,它也难免存在于天地之间,受宇宙规律的制约。这种表述反映出诗人对于超脱生死、永恒存在的理想境界的深深怀疑。 最后,诗人以太上老君为例,即使如他这样的神仙,头上也似雪,世人所说的驻颜童颜不过是空谈。这更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无情。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刻的悲观主义色彩,对生命的无常和宇宙的残酷规律进行了无情的揭示。然而,也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和对于宇宙的深深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覆地载如洪炉,万物死生同一涂。
其中松柏与龟鹤,得年稍久终摧枯。
借令真有蓬莱山,未免亦居天地间。
君不见太上老君头似雪,世人浪说驻童颜。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天覆地载

    引用解释

    1.《礼记·中庸》:“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后以“天覆地载”形容范围至大至广。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故明王视於冥冥,听於无声,天覆地载,天下万国莫敢不悉靖共职受命者,不示臣下以知之至也。”

    2.对帝王仁德广被之赞颂。 明 张居正 《请宥言官以彰圣德疏》:“仰惟皇上,圣德宽宏,天覆地载。”

    <
  • 洪炉

    读音:hóng lú

    繁体字:洪爐

    英语:furnace

    意思:(参见洪炉,洪鑪)

    详细释义:1.锻炼钢铁的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

  • 万物

    读音:wàn wù

    繁体字:萬物

    英语:world

    意思:(万物,万物)

     1.统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易•干》:“大哉干元,万物资始。”
      ▶《史记•吕不韦列

  • 天覆

    读音:tiān fù

    繁体字:天覆

    意思:上天覆被万物。后用以称美帝王仁德广被。
      ▶《汉书•匈奴传下》:“今圣德广被,天覆匈奴。”
      ▶宋·秦观《代蕲州守谢上表》:“大德海函,至仁天覆。”参见“天覆地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