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意思:收集了钓竿夕阳红,秋季风宁为剪芙蓉。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秋天的景色和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首句“收却纶竿落照红”,诗人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收起钓竿,落日的余晖洒在江面上,一片红光闪闪。这句诗通过简单的动作和色彩的描绘,就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秋日江边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秋风宁为翦芙蓉”这句诗,诗人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秋风比作剪刀,将芙蓉比作荷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秋风的威力,也表现出芙蓉的娇艳。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秋日江边的宁静氛围。 “人淡淡,水濛濛”,这两句诗描绘出一种淡雅而朦胧的氛围,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诗人通过“人淡淡”表达出自己的超脱世俗,通过“水濛濛”表达出环境的宁静和深远。 最后一句“吹入芦花短笛中”,诗人将芦花和短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给人一种悠远、宁静的感觉。这句诗将前面的画面和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为这首诗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秋日江边的宁静氛围和一种远离尘世的超脱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翦芙蓉。
人淡淡,水濛濛,吹入芦花短笛中。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秋风

    读音:qiū fēng

    繁体字:秋風

    英语:autumn wind

    意思:(秋风,秋风)

     1.秋季的风。
      ▶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纶竿

    读音:lún gān

    繁体字:綸竿

    意思:(纶竿,纶竿)
    钓竿。
      ▶宋徐积《渔父乐》词:“渔唱歇,醉眠斜,纶竿簑笠是生涯。”
      ▶元·滕斌《普天乐•四时道情》曲:“伴纶竿箬笠蓑衣。”
      ▶明·无

  • 落照

    读音:luò zhào

    繁体字:落照

    英语:glow of the setting sun

    意思:夕阳的余晖。
      ▶南朝·梁简文帝《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