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 誓墓可能同逸少,操音谁复悯钟仪。

誓墓可能同逸少,操音谁复悯钟仪。

意思:发誓墓可能同逸少,曹操音又有谁同情锺仪。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寒食》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卖饧箫咽纸鸢飞,愁思惊随节物来》是一首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哀叹。诗中描绘了卖糖的箫声和纸鸢飞升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节令变化的敏感和随之而来的愁思。 首联“卖饧箫咽纸鸢飞,愁思惊随节物来”,通过描绘卖糖的箫声和纸鸢飞升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欢快而略带凄凉的氛围。箫声的呜咽与纸鸢的飞舞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愁思惊随”则表达了作者对节令变化的敏感,这种变化引发了作者的愁思。 颔联“誓墓可能同逸少,操音谁复悯钟仪”,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对古人遭遇的同情。其中,“誓墓”是指东晋王羲之的故事,他拒绝为权臣王敦叛乱效力,拒绝为其誓墓,表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气节。而“操音”则是指钟仪的故事,他被囚禁在楚国,仍然坚持演奏正音,表现了他的忠诚和气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人遭遇的同情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颈联“松楸此日空瞻望,桃李当年奉宴嬉”,通过描述坟前的松树和桃李树,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之情。 尾联“投老与公同一恨,凄风撩乱我心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哀叹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作者感叹自己已经到了晚年,与王羲之一样遭遇了时光的流逝,感到凄凉和孤独。这种情感被凄风撩乱,让作者感到心哀不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卖糖的箫声和纸鸢飞升的场景、古人故事的引用、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往昔生活的追忆等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卖饧箫咽纸鸢飞,愁思惊随节物来。
誓墓可能同逸少,操音谁复悯钟仪。
松楸此日空瞻望,桃李当年奉宴嬉。
投老与公同一恨,凄风撩乱我心哀。

关键词解释

  • 可能

    读音:kě néng

    繁体字:可能

    英语:might

    意思:
     1.表示可以实现。
      ▶《礼记•祭义》:“养可能也,敬为难。”
      ▶孔颖达疏:“供养父母可能为也,但尊敬父母是为

  • 誓墓

    读音:shì mù

    繁体字:誓墓

    意思:I
    《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
       ▶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

  • 钟仪

    读音:zhōng yí

    繁体字:鍾儀

    意思:(钟仪,锺仪)
    春秋·楚人。曾为郑获,被献于晋。
      ▶晋侯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释而慰问之,问其族。对曰:“伶人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