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杨德辰清隐堂借至游老人韵》 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

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

意思:鹤怨恨不应听到,鸥结盟政权不久。

出自作者[宋]董颖的《寄题杨德辰清隐堂借至游老人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杨郎丘壑尚,草堂修竹林》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通过对杨郎的草堂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首联“去郭十里近,而无车马音”,描绘了草堂离城郭较近,但却没有车马的喧嚣,给人一种宁静、贴近自然的感觉。颔联“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用鹤和鸥来比喻诗人所向往的清净、自由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追求。颈联“九畹兰荃富,三径蓬蒿深”,用象征高洁的兰花和蓬蒿来比喻诗人的人格,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诗人在描绘草堂及周围环境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通过“窗间焦尾曲,聊答清风吟”来表达自己愿意像琴一样,在清风中吟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 在尾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寄傲有余地,不妨成盍簪”,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自然中寻找自己的快乐,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也愿意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畅谈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杨郎草堂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生的积极思考。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杨郎丘壑尚,草堂修竹林。
去郭十里近,而无车马音。
鹤怨不应闻,鸥盟政尔寻。
九畹兰荃富,三径蓬蒿深。
窗间焦尾曲,聊答清风吟。
英英彼白云,出岫得无心。
渊明既容膝,那复历岖嶔。
狂夫十年狂,客鬓吴霜侵。
因君发深省,杖藜合从今。
寄傲有余地,不妨成盍簪。

关键词解释

  • 政尔

    读音:zhèng ěr

    繁体字:政爾

    意思:(政尔,政尔)
    正尔;正当。政,通“正”。
      ▶宋·辛弃疾《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投老空山,万松手种,政尔堪叹。”
      ▶宋·杨万里《过杨村》诗:“政

  • 鹤怨

    引用解释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意谓鹤因隐士出山、蕙帐空空而愁怨。后以“鹤怨”指期待着归隐的人。 唐 李商隐 《赠宗鲁笻竹杖》诗:“鹤怨朝还望,僧閒暮有期。”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答之》:“人生何者非蘧庐,故山鹤怨秋猿孤。” 清 冯登府 《浪淘沙·落叶》词:“飘泊任高低,鹤怨鹃啼。断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