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书五首》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意思:世路快心没有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出自作者[唐]司空图的《漫书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似乎描绘了一个旅人在外的思乡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他表达了尽管想要寻找闲适的生活,但却总是忙碌于旅途,无法得闲。离开家乡,渐行渐远,乡音渐异,让他开始感到陌生,甚至对原本熟悉的莺声也产生了怨恨,因为它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故乡。 同时,诗中也描绘了旅途中的风景,溪边的桑麻,山间的民居,这些平凡的事物却常常引起他的怅然若失。行人频繁地眺望远方,并不是因为喜欢杜鹃花,而是因为杜鹃花让他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诗中还通过动物的爱憎,表达了世事的复杂和无常。麋鹿爱鹤,鹿却憎龟,爱憎之分,皆因缘分。诗人感慨自己没有足够的才智去理解和应对这些复杂的世事。 最后,诗人赞扬了四翁的睿智和安详,他能识时务,保平安,虽然为了生计暂时出山,但他的心迹依然高尚。诗人对此感到惭愧,自叹不如。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拟求闲未得闲,又劳行役出秦关。
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溪边随事有桑麻,尽日山程十数家。
莫怪行人频怅望,杜鹃不是故乡花。
海上昔闻麋爱鹤,山中今日鹿憎龟。
爱憎止竟须关分,莫把微才望所知。
世路快心无好事,恩门嘉话合书绅。
神藏鬼伏能千变,亦胜忘机避要津。
四翁识势保安闲,须为生灵暂出山。
一种老人能算度,磻溪心迹愧商颜。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

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关键词解释

  • 恩门

    读音:ēn mén

    繁体字:恩門

    意思:(恩门,恩门)
    恩府,师门。
      ▶唐·赵嘏《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诗:“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明·袁宏道《京洛篇》:“怀刺谒恩门,门卒相轻眇。”参见

  • 好事

    解释

    好事 hǎoshì

    (1) [Buddhist service]∶佛事或道场。特指为死事所做的超度仪式

    扬起布幡作好事

    (2) [good deed]∶有益的事情

    先驱者为国家做一件好事

    (3) [an act

  • 世路

    读音:shì lù

    繁体字:世路

    英语:in one\'s life

    意思:
     1.人世间的道路。指人们一生处世行事的歷程。
      ▶《后汉书•张衡传》:“吾子性德体道,笃信安仁,约己博蓺,

  • 快心

    解释

    快心 kuàixīn

    [happy] 感到畅快或满足;称心

    畅叙往事是一件快心的事

    引用解释

    1.犹称心。谓感到满足或畅快。亦指使感到满足或畅快。《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靡

  • 书绅

    引用解释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 子张 书诸绅。” 邢昺 疏:“绅,大带也。 子张 以 孔子 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晋 孙绰 《答许询》诗之九:“且戢讜言,永以书绅。”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 王禹偁 ﹞尝侍宴 琼林 , 太宗 独召至御榻,面诫之曰:‘卿聪明,文章在 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