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新霜感》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意思:嚎叫听不到声音,饮食空放在旁边。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新霜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无助。 首段描述了前一天衣衫上的露水和今天衣衫上的霜,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接着,诗人描述了母亲的灵魂去了哪里,她的温暖和关怀仍在影响着他,尽管她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 诗中使用了“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这样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和无法触及的痛苦。诗中的“嚎呼”和“饮食空置傍”等词句,描绘了母亲去世后,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助。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等词句,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这种关怀和照顾贯穿了诗人的一生,使他无法忘记。 整首诗充满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无助。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篇,它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失去母亲的痛苦和无助。这首诗的韵律和情感都非常强烈,使人深受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日衣上露,今日衣上霜。
我母魂何之,膏火麋我肠。
隔棺三寸地,如在万里乡。
嚎呼不闻声,饮食空置傍。
昔时忧我寒,缝衣初线长。
线长必絮厚,要与风霜当。
又每恐我饥,羹臛自调尝。
此身内外间,莫得顷刻忘。
举衣不忍著,举筹不下吭。
一念百感生,欲问天苍苍。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闻声

    读音:wén shēng

    繁体字:聞聲

    意思:(闻声,闻声)
    I

     1.听到声音。
       ▶前蜀·毛文锡《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

  • 空置

    读音:拼音:kōng zhì

    空置的解释

    (房屋)没有人居住或使用:客房空置率较高|那栋楼已经空置了一年。

    词语分解

    • 空的解释 空 ō 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空洞(a.没有内容的;b.物体内部的窟窿)。空
  • 饮食

    读音:yǐn shí

    繁体字:飲食

    短语:伙 膳 伙食 饭食

    英语:food and drink

    意思:(饮食,饮食)
    I

     1.吃喝。

  • 嚎呼

    读音:háo hū

    繁体字:嚎呼

    解释:1.大声哭叫呼唤。

    造句:

  • 声饮

    读音:shēng yǐn

    繁体字:聲飲

    意思:(声饮,声饮)
    犹言声色饮食。
      ▶《魏书•崔光传》:“简费山池,减撤声饮,昼存政道,夜以安身。”

    解释:1.犹言声色饮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