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方氏园居(七首)》 竹楼听雪夜,梅屋看花时。

竹楼听雪夜,梅屋看花时。

意思:竹楼听雪夜,梅屋看花时。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方氏园居(七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解佩酬琴价,将书当酒赀》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诗意。 首联“解佩酬琴价,将书当酒赀”,诗人以一种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这里的“解佩酬琴价”是一个典故,指的是知音之间的相互欣赏和酬答,而“将书当酒赀”则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热爱,视其为心灵的食粮。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欣赏。 颔联“竹楼听雪夜,梅屋看花时”,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细节。在“竹楼听雪夜”的场景中,诗人独自在竹楼中,聆听雪落的声音,这不仅是一种宁静的享受,也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欣赏。而在“梅屋看花时”的场景中,诗人坐在梅屋中,欣赏着窗外的花朵,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的乐趣,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的两联,“女嫁为农妇,儿从作圃师”,描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这里的女人是勤劳的农妇,他们的儿子则是一名园丁,这是乡村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也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一种赞美。最后一联“邻翁无奈俗,招饮岂能辞”,诗人表达了对邻里之间的真挚情感和对世俗的无奈。即使邻里的老人无法摆脱世俗的困扰,诗人也不会推辞他们的邀请。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对邻里关系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谐和诗意。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对生活的赞美,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解佩酬琴价,将书当酒赀。
竹楼听雪夜,梅屋看花时。
女嫁为农妇,儿从作圃师。
邻翁无奈俗,招饮岂能辞。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竹楼

    读音:zhú lóu

    繁体字:竹樓

    意思:(竹楼,竹楼)
    用竹子建造的楼房。
      ▶唐·刘禹锡《淮阴行》之二:“簇簇淮阴市,竹楼缘岸上。”
      ▶宋·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宜围碁,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