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仿(一作效)玉台体》 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意思:晚上梦见通帘笼子,春天寒冷逼迫酒垆。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仿(一作效)玉台体》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它是一首描绘青楼场景的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描绘了青楼的地理位置和建筑风格。青楼位于道路的角落,这体现了它的隐秘和独特。墙壁是由有纹理的砖石砌成,而屋顶则是由红椒涂抹而成,这种色彩给人一种温暖而略带辛辣的感觉,进一步描绘了青楼的氛围。 “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青楼的生活场景。晚上的梦通过帘子与外界相连,而春寒逼迫着酒垆,人们在那里饮酒取暖。这里既表现了青楼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 “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这两句通过芍药和菖蒲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失去它们的遗憾。 最后,“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这句直接询问青楼女子年龄,同时也揭示了青楼女子生活的艰辛和她们对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青楼的生活场景和氛围,同时也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描绘生活现实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
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
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春寒

    读音:chūn hán

    繁体字:春寒

    造句: >查看更多春寒造句

  • 酒垆

    读音:jiǔ lú

    繁体字:酒壚

    意思:(参见酒垆,酒罏)

    解释:1.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