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音洞》 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意思:匹马骄傲着石头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观音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普陀风景差相似,只欠潮音小白花。》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以匹马骄嘶和观音洞口为背景,展现了普陀山的美景。 首句“匹马骄嘶石路斜”,诗人以匹马骄嘶这一生动的形象描绘出石路曲折、山路倾斜的景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匹马嘶鸣,声音高亢,表现出马儿的兴奋和骄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普陀山的向往和期待。 “观音洞口踏烟霞”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普陀山的地貌和风景,通过描述在观音洞口踏足于云霞之中的情景,表现出普陀山的神秘和美丽。这里的“烟霞”并非实指,而是借代自然风光,诗人用“踏烟霞”这一词语,表达了对普陀山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普陀风景差相似”,诗人将普陀山与观音洞作为对比,表达出普陀山的美丽和神秘与观音洞相似之处。这里的“差”字,表达了诗人对普陀山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只欠潮音小白花”,诗人以潮音小白花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普陀山美景的遗憾之情。潮音小白花是普陀山特有的风景,诗人未能亲眼目睹这一美景,表达出对未能亲自游览普陀山的遗憾之情。 整首诗以匹马骄嘶为引子,描绘了普陀山的美丽和神秘,通过对比观音洞和普陀山的美景,表达了对普陀山的向往和赞美之情。最后以对潮音小白花的遗憾结尾,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匹马骄嘶石路斜,观音洞口踏烟霞。
普陀风景差相似,只欠潮音小白花。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烟霞

    解释

    烟霞 yānxiá

    [mist and clouds in the twilight]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引用解释

    亦作“烟霞”。 1.烟雾;云霞。 南朝

  • 匹马

    读音:pǐ mǎ

    繁体字:匹馬

    意思:(匹马,匹马)
    一匹马。后常指单身一人。
      ▶《仪礼•觐礼》:“奉束帛,匹马卓上,九马随之。”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龙驾帝服,鸣钟传鼓于清渭之上,南面而朝单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