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意思:希望将尘露点,遥送光明台。

出自作者[唐]李从远的《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全文创作背景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祭祀盛典**。在唐朝,皇帝会带领群臣在特定的日子进行祭祀活动。这首诗是李从远在参加这样的活动时,遵循皇帝的命令所作。同时,这也是一首应制诗,即按照皇帝的要求和主题来进行创作的诗歌,通常用来歌颂皇帝或表达忠诚。因此,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既包含了祭祀的庄重场合,也包含了应制诗的特定要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九月从时豫,三乘为法开。
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
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
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关键词解释

  • 光明

    读音:guāng míng

    繁体字:光明

    短语:焕 灿 光芒万丈 亮 炯 亮堂堂 通明 晔 烁 皓 明朗 明 煌

    英语:promising

    意思:

  • 露点

    读音:lù diǎn

    繁体字:露點

    短语:沸点 冰点 熔点

    英语:dew point

    意思:(露点,露点)

     1.露水滴。
      ▶唐·罗隐《秋霁后》

  • 尘露

    读音:chén lù

    繁体字:塵露

    意思:(尘露,尘露)

     1.微尘滴露,喻事物微小不足称。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
      ▶晋·葛洪《抱朴子

  • 明台

    读音:míng tái

    繁体字:明檯

    解释:1.传说为黄帝听政之所。 2.泛指古代帝王议政的地方。 3.旧时对高级官吏的尊称。

    详细释义:古时议政的地方。管子?桓公问:『黄帝立明台之议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