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

意思:十岁的儿子曹同学,华着织翠如葱。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

全文创作背景

晁补之的《临江仙·十岁儿曹同砚席》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晁补之是一位颇有经世济民抱负与才干的文学家,但受限于当时的政治环境,他受到了新旧党争的牵连。公元1099年,晁补之因“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名被贬谪到处州(今浙江丽水)和信州(今江西上饶)监管酒税。这首《临江仙》就是他在信州任上时所写的,表达了他在异乡贬谪期间的苦闷心情以及出世入世的思想斗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岁儿曹同砚席,华裾织翠如葱。
一生心事醉吟中。
相逢俱白首,无语对西风。
莫道樽前情调减,衰颜得酒能红。
可怜此会意无穷。
夜阑人总睡,独绕菊花丛。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儿曹

    读音:ér cáo

    繁体字:兒曹

    英语:children

    意思:(儿曹,儿曹)
    犹儿辈。
      ▶《史记•外戚世家褚少孙论》:“(武)帝曰:‘然。是非儿曹愚人所知也。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

  • 同砚

    读音:tóng yàn

    繁体字:衕硯

    英语:fellow student; schoolmate

    意思:(同砚,同砚)
    语本《汉书•张安世传》:“彭祖又小与上同席研书。”研,通“砚”。后因称同学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