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丘中春卧寄王子》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意思:卷迹人正处,没有心说自己闲。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丘中春卧寄王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 首句“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描绘了田园中的景象,田中开满了白色的花朵,林下则关闭着神秘的门户。这里的“开白室”和“闭玄关”形成对比,一方面展示了田园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一种深邃的内在世界。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田园中的隐者生活,他们放下世俗的痕迹,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这句诗以动衬静,描绘了田园中的幽静之美。暮色中,竹林里传来了鸟儿的喧闹声,而花儿在月色中若隐若现,露出了春天的山峦。这种景象既展示了田园的生机,又增添了诗的意境。 “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最后两句诗以景语结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游子的思念。胜事是说美好的事物,王孙指游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游子的思念和关怀。 整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田园中的美丽景象和隐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游子的关怀。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
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无心

    读音:wú xīn

    繁体字:無心

    英语:indeliberateness

    意思:(无心,无心)

     1.犹无意,没有打算。
      ▶《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

  • 卷迹

    读音:juàn jì

    繁体字:卷跡

    意思:(卷迹,卷迹)
    见“卷蹟”。

    解释:1.亦作\"卷迹\"。 2.敛迹;退隐。

    造句:

  • 人方

    读音:rén fāng

    繁体字:人方

    意思:古族名。即夷方。人,通“夷”。
      ▶殷代分布在今山东一带。
      ▶帝乙、帝辛时曾多次抗殷,后为殷所併。参阅《殷虚书契前编》。

    解释:1

  • 自闲

    读音:zì xián

    繁体字:自閑

    意思:(自闲,自闲)

     1.亦作“自闲”。悠闲自得。
      ▶三国·魏·曹植《杂诗》之五:“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问君何事栖碧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