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惊簌簌响蟲书,稍觉霏霏入草庐。
意思:当初惊簌簌响虫书,渐渐觉得霏霏进入草屋。
出自作者[宋]项安世的《三次韵咏雪》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初惊簌簌响虫书,稍觉霏霏入草庐》,作者通过描绘初夏时节,轻柔的雨滴打在草庐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首联“初惊簌簌响虫书,稍觉霏霏入草庐”,作者以生动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初夏的清晨,描述了雨滴打在书页上的声音和雨丝飘入草庐内的情景。这一联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雨滴的轻柔、细腻和自然,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颔联“直是谢娘工说似,未腾欧叟不言知”,作者运用了典故和比喻的手法,将雨滴比作擅长说故事的谢娘,将草庐比作沉默的欧叟。这一联表达了雨滴和草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雨滴带给人的宁静和温馨。
颈联“相投最惜衣裾片,恋别尤怜瓦缝馀”,作者进一步描绘了雨滴与草庐之间的情感关系。这一联表达了雨滴对草庐的依依不舍,以及它对瓦缝馀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表达了雨滴的自然之美和它带给人的情感体验。
尾联“谁见道山新霁后,嫩寒微峭日光徐”,作者以景结情,描绘了道山新雨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一联通过描绘新霁后嫩寒微峭的日光徐徐洒落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以初夏时节的雨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雨滴的自然之美和它带给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作者也通过描绘雨滴与草庐之间的情感关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