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
腻红匀脸衬檀唇。
意思:
光滑红色均匀脸衬檀唇。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
全文创作背景
苏轼的《江城子·腻红匀脸衬檀唇》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苏轼在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年)的经历有关。当时,苏轼自四川赴京应试,通过了礼部考试,获得了进士及第的荣誉。这首词就是他在京城中与一些文人雅士交往,观赏歌舞表演后所作。词中通过描绘歌女的形象和表演,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感慨。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版本和注释可能对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不同的解读,以上说法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相关句子
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
--
出自《念奴娇 宜雨亭咏千叶海棠》作者:[宋]谢薖
红杏墙头最可怜,腻红娇粉两娟娟。
--
出自《伤春四首》作者:[宋]张耒
软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
出自《木笔花》作者:[唐]卢肇
半吐檀心已露神,腻红娇白一何真。
--
出自《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作者:[明]张淮
剧美温馨逞瑰媚,腻红殷紫叠重台。
--
出自《潘令度送牡丹绝句》作者:[宋]苏籀
嫩如新竹管初齐,粉腻红轻样可携。
--
出自《木笔花》作者:[唐]吴融
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
--
出自《恼公》作者:[唐]李贺
染眉山对碧,匀脸霞相照。
--
出自《早梅芳近/早梅芳》作者:[宋]吕渭老
天与蔷薇,露华匀脸,繁蕊竞拂娇黄。
--
出自《蜀溪春·蜀景风迟》作者:[宋]曹勋
杏花向日红匀脸,云带环山白系腰。
--
出自《和张舍人》作者:[唐]吴融
睡觉唇红退。
--
出自《千秋岁·半身屏外》作者:[宋]惠洪
酒香唇,妆印臂。
--
出自《更漏子·烛消红》作者:[宋]赵长卿
酒香唇,妆印臂。
--
出自《更漏子·烛销红》作者:[宋]石孝友
朱唇莫比桃花破。
--
出自《木兰花/玉楼春》作者:[宋]莫将
歌唇一点红。
--
出自《菩萨蛮·香浮乳酪玻璃碗》作者:[宋]辛弃疾
朱唇玉羽下蓬莱。
--
出自《阮郎归·朱唇玉羽下蓬莱》作者:[宋]李之仪
诗句原文
腻红匀脸衬檀唇。
晚妆新。
暗伤春。
手捻花枝,谁会两眉颦。
连理带头双飞燕,留待与、个中人。
淡烟笼月绣帘阴。
画堂深。
夜沈沈、谁道连理,能系得人心。
一自绿窗偷见后,便憔悴、到如今。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匀脸
读音:
yún liǎn
繁体字:
勻臉
英语:
rub powder and paint evenly on one\'s face
意思:
(匀脸,匀脸)
犹匀面。
▶宋·晏几道《木兰花》
匀脸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