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润州通判李屯田》 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意思:刺史丰仪在体重,国人全被用美名。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润州通判李屯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京口时,对当地风土人情的赞美和对刺史的赞扬。 首联“过江始与风沙隔,京口山连北固牢”,描绘了渡过长江后,与外界隔绝,仿佛与世隔绝的景象。京口山峰连绵,北固山也显得更加坚固。这不仅描绘了京口的地理环境,也暗示了京口的安定和繁荣。 颔联“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赞扬了刺史的丰功伟绩和声名远播。这表达了作者对刺史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地方官员的赞美之情。 颈联“宴盘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厌遨”,描绘了京口宴会的盛况和古寺青林的幽静。紫蟹鲜美可口,古寺青林吸引着人们前来游玩。这表达了作者对京口美食和文化的赞美之情。 尾联“定挈传家旧图籍,漕河应莫费吴艘”,表达了作者将携带家传的书籍离开京口,并承诺不会浪费漕运船只。这表达了作者对京口的不舍之情,也表达了对京口未来的期待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京口风土人情的赞美和对刺史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地方官员的敬仰之情和对京口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过江始与风沙隔,京口山连北固牢。
刺史丰仪於体重,邦人全伏以名高。
宴盘紫蟹方多味,古寺青林不厌遨。
定挈传家旧图籍,漕河应莫费吴艘。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丰仪

    读音:fēng yí

    繁体字:豐儀

    英语:elegant demeanour

    意思:(参见丰仪,丰仪)

    详细释义:美好的仪态。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扬『暮云春

  • 邦人

    读音:bāng rén

    繁体字:邦人

    意思:
     1.国人;百姓。
      ▶《书•金縢》:“二公命邦人,凡大木所偃,尽起而筑之。”按,《史记•鲁世家》作“国人”。
      ▶宋·沈辽《和颖叔西园春宴》:“太守乐邦人,纵

  • 刺史

    读音:cì shǐ

    繁体字:刺史

    英语:feud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governor

    意思: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 名高

    读音:míng gāo

    繁体字:名高

    意思:崇高的声誉;名声显着。
      ▶《韩非子•说难》:“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
      ▶《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往者毛孝先、崔季珪等用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